首码圈项目网

首码圈项目网

警方预警:搜了宝骗局终露馅,换3个马甲,收割100多万投资者!

佚名 1575

警方预警:搜了宝骗局终露馅,换3个马甲,收割100多万投资者!...

一年更名四次,频繁变换马甲的平台,背后藏着的永远是见不得光的割韭菜游戏。

近期,绵阳市公安局正式发出警示:"搜了宝"平台具有明显的涉嫌非法集资和传销风险,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。这标志着这场包装了三年的骗局终于被撕下遮羞布。

警方预警:搜了宝骗局终露馅,换3个马甲,收割100多万投资者!

一位投资者在问政四川平台焦急地留言:"妈妈投资买了搜了宝,并坚信没风险,怎么劝?" 这样的求助并非个例,近两年来,搜了宝在绵阳周边开设大量"农副产品"空壳店铺,疯狂开展下家,入局的多是中老年人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目前平台已出现提现困难,大量投资者无法到账,引发挤兑潮。一位投资者无奈留言:"老号还有几十个没有拿出来,怎么办?"


01 三场换皮大戏,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

搜了宝的"变脸史"堪称传销骗局的"升级范本"。2022年,它以"海南搜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"的身份出道,打着"乡村振兴"的旗号,包装成"助农电商平台"。当"助农"旗号撑不下去时,平台迅速"改头换面",从海南迁到苏州,再搬到嘉兴,最后落脚上海,公司名也改为 "上海华搜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"。2025年7月,它祭出终极"遮羞布":APP更名为"DCF AI智能商品App",套用金融圈的专业术语"自由现金流估值"作为噱头。

稍微懂点金融的人都知道,DCF是投行、基金用来评估企业价值的专业模型,连专业分析师都需慎用。一个连农产品交易都做不好的平台,怎么可能靠它让普通人赚钱?

讽刺的是,这家公司在三年内更名四次,迁址三个城市,却始终没有改变其"拉人头、高返利"的传销本质。

02 传销本质,无论如何包装都藏不住

不管马甲换得多花哨,搜了宝的运作模式始终没脱离传销的"三板斧"。

首先是变相收取"入门费":想加入平台必须先花钱购买"农产品礼包",价格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,美其名曰"获得代销资格",实则是传销的入门门槛。

一位投资者吐槽:"说是买农产品,收到的东西质量差得离谱,根本不值那个价,说白了就是买个'拉人头的资格'。"

其次是拉人头赚层级奖励:平台的核心盈利模式不是卖货,而是拉新。只要推荐别人加入,就能拿到10%-20%的直推奖;下线再发展新人,还能拿团队计酬。

这种"金字塔"式的层级计酬,让大家都忙着拉亲戚朋友入局,没人关心所谓的"农产品""AI商品"到底是什么。

最核心的是高回报诱饵:平台承诺"投资1万,正常交易后,一年可有1.4万多点收益",年回报率高达40%以上。相比之下,银行大额存单的年收益率才只有3%左右。

03 商品价格虚高,农产品销售只是幌子

看似丰富的农产品背后,是平台精心设计的骗局。

在搜了宝的"提货券超市"中,商品价格虚高情况十分严重。如5kg装的大米售价420元,5升装的食用油售价高达1700多元。

更夸张的是,一款胡椒罐装小麦啤酒在"提货券超市"中售价384元/箱,而在非"提货券超市"栏目中,同款商品售价仅84元/箱,价差高达4倍以上。

这些价格虚高的商品并非为了实际销售,而是作为计算返利和收益的虚拟标的,是资金在体系内空转的媒介。

新三板的问询函戳穿了其"助农"的谎言:2024年其关联公司"中食搜了宝"宣称营收1200万元,实际食品交易流水仅8.7万元。所谓"助农"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。

04 监管重拳出击,警方发出明确警示

从2025年6月开始,监管部门的连环重拳,让搜了宝的骗局摇摇欲坠。

海南市场监管局首先开出罚单,因其在公众号发布"在家躺着赚钱,年入百万+"等违法广告,处以16万元罚款

2025年7月,绵阳市财政局明确回复指出,"搜了宝"APP具有《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第二条规定的非法集资特征。

同月,绵阳江油市公安局发出五点明确警示,直指"该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,具有重大资金安全隐患,一旦暴雷,将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本金损失。"

2025年10月,绵阳公安再次发声,表示正会同行政主(监)管部门开展调查,并警示平台已更名为"DCF AI智能商城"APP,经历多次变更而来。

从搜了宝到之前的"永倍达"、"艾兴合",这类传销骗局套路再变,本质不变,记住三点就能识破。

一是看是否符合"三大特征":只要涉及"交入门费才能参与"、"拉人头给奖励"、"靠层级计酬赚钱",不管包装成助农、AI还是金融科技,基本都是传销。

二是警惕"高回报承诺":农业、普通电商的正常利润率大多在5%-15%,宣称"年收益20%以上""稳赚不赔"的,不是庞氏骗局就是传销。

三是核实公司真实信息:像搜了宝这样频繁更名、迁址的公司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工商信息,但凡业务规划与实际经营脱节,果断远离。

对于频繁更改名字的上市公司,投资者需要避而远之。因为这类公司往往并非因为业务结构转型而改名,反而是出于做高市值、提升公司关注度考虑。


频繁更名的上市公司大多并非因为业务转型,而是意图通过追逐市场热点来吸引资金关注。 这种"脱实向虚"的做法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。

警方提醒,参与非法集资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。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已经投资了搜了宝,唯一的出路是尽快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拨打110报警或向12315举报,及时止损。

所有想靠"躺赚""速成"发财的美梦,最终都会变成割韭菜的噩梦。骗局的马甲再高级,也掩盖不了"拉人头、骗钱财"的本质,守住理性,远离高息诱惑,才是保护钱包的唯一办法。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文档于: 2025-11-06 11:42 修改

标签:搜了宝

发布评论 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11-06

警方预警:搜了宝骗局终露馅,换3个马甲,收割100多万投资者!...

2025-11-06

一年更名四次,频繁变换马甲的平台,背后藏着的永远是见不得光的割韭菜游戏。近期,绵阳市公安局正式发出警示:"搜了宝"平台具有明显的涉嫌非法集资和传销风险,投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。这...